| 在线观看河南社会工作云课堂中,齐岩老师主讲的“认识和理解家庭评估的方法与实践”课程令人受益匪浅。齐老师围绕课程目标、家庭系统理论基石、家庭评估核心要素、个体状况评估方法、家庭治疗预评估访谈流程以及个案概念化过程这六大核心层面,进行了深入浅出、细致入微的讲解,并通过精准的案例解析,将复杂知识娓娓道来。
1、课程目标 理解家庭系统理论 学员应深入理解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,认识到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 统,其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的关系。
掌握评估方法 学员需熟练掌握2-3种核心家庭评估方法的操作流程与关键要点,如家 庭结构访谈法、家庭互动观察法等,以便能实际应用于家庭评估中。
案例实操深化能力 通过案例实操,深化对方法的应用能力,使学员能够初步开展简易家庭评估,为后期开展深入的家庭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2、家庭系统理论基石 系统视角的核心价值 对比分析 家庭系统理论四大核心概念:整体性、边界性、互动反馈性、角色与规则
3、家庭评估核心 家庭评估的伦理与原则:核心伦理、评估原则 四大核心评估层面:结构层面、互动层面、功能层面、规则层面 核心评估方法与工具实操:家庭结构访谈法、家庭互动访谈法、
4、个体状况的评估 一、探索主诉问题:遇到了什么问题、你在其中受到了什么影响、还有谁受到了是响、这个问题困扰你什么 二、评估已尝试过的解决方法:做过什么努力?成功/失败;想了没有做,什么影响他没去做;是否曾接受过治疗,为何没有继续 三、评估危机和应应激事件:压力产生的生活事件、应激源→长期 or 短期、是现有的问题,还是过去的问题、他有哪些资源去应对他的问题、应激,他能应对吗?有没有超出他的应对能力、应激给他带来的家庭关系影响 四、评估是否有伤害:对自杀评估,高或低;评估暴力和虐待。最严重的状态,发生频率,忽视,威胁,情感虐待,其他资源限制等;物质滥用;生理和神经方面因素 五、评估心理因素 六、评估家庭关系状况 七、家庭以外的社会系统
5、家庭治疗预评估访谈流程 访谈前准备 信息收集 提前获取基础资料(家庭结构、成员年龄/职业/教育背景、求助主诉),明确访谈核心目标。 环境设置 营造安全私密氛围(沙发围坐而非对面访谈,避免桌椅隔阂),准备录音设备(提前征得同意)、记录表格(核心信息清单)。 角色定位 以"好奇观察者"身份切入,避免预设评判,提前梳理理论核心维度(沟通姿态、角色分工、信念系统)。
访谈实施 一.建立同盟 通过非冲突话题切入,初步破冰,了解家庭基本情况;明确访谈规则,确保成员坦诚表达,共同面对问题。 二.主诉澄清与多维确认 按序提问,明确家庭问题;对比成员说法,寻找认知偏差;场景具象,避免抽象描述,确保问题精准定位。 三.核心维度评估 评估沟通姿态、角色分工、信念系统,识别家庭互动中的问题;挖掘支持资源,为解决方案提供基础。 四.总结与过渡 初步反馈,确认家庭在教育孩子上的天情况梳理问题并讨论调整方案,明用心与沟通问题;预告后续,基于今确成员期待。
访谈后整理 录音转写片段 详细记录关键场景对话,特别标记情感色彩浓烈或高频出现的词汇,如"没用""应该",以捕捉家庭互动中的核心矛盾与信念。 填写预评估表 回避型沟通模式"或"父母教育信念冲突",并标注待进一步验证的关联点。
6、个案概念化过程 现象→模式→根源三层拆解 现象层面 明确具体困扰,如"12岁儿子厌学,近1个月未上学;父母每周因辅导作业吵架3-4次"。 模式层面 用"循环图"提炼固化模式,孩子作业拖延、妈妈指责、孩子回避、爸爸批评妈妈、妈妈迁怒孩子、孩子更厌学,循环强化。 根源层面 个体信念,妈妈"成绩=价值",爸爸"回避=解决冲突";系统失衡,父亲角色缺失,母亲过度承担导致情绪耗竭,孩子用"厌学"引发家庭关注。
理论支撑与个案适配 沟通姿态分析 妈妈(指责型)、孩子(打岔/回避型)、爸爸(超理智型),均为不一致沟通,违背"人际联结"信念。 资源锚定 家庭规提炼 隐性规则"不能反驳父母""家丑不可外扬",导致孩子情绪压抑;显性规则"成绩优先",忽视孩子自主需求。 识别优势,如"父母均重视孩子教育""孩子曾主动帮妈妈做家务,有共情能力",为干预铺垫。
概念化输出 家庭基本信息:结构(核心家庭/主干家庭)、求助主诉、预评估访谈概况,全面展现家庭基本情况与需求。 核心模式总结:互动循环、沟通姿态、角色分工、关键信念列表,深入剖析家庭核心互动模式与信念系统。 根源分析:结合家庭生命周期(如孩子青春期叛逆期)、早年经验(如妈妈童年被严格要求,复制到育儿中) 干预方向:回避循环,训练一致性沟通""调整父亲角色,增加情感参与")。
|
GMT+8, 2025-10-28 22:46 , Processed in 0.05037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